中醫學院成立于2006年,自成立以來,堅持“鑄魂抓綱”(魂,即信仰、理想。信仰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特色社會中醫建設事業;理想就是傳承和弘揚中醫藥事業。綱,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中醫藥一代新人。)的辦學思想,以“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培養熱愛中醫事業,具備系統的中醫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堅實的中醫臨床診療技能、必要的現代醫學基礎知識和臨床診療技能;能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具有成為中醫業務骨干發展潛力,面向農村、面向社區、面向基層的全科中醫師。目前設有中醫學專業,學制五年,培養中醫方向、養生康復方向和骨傷方向的應用型中醫學人才,授予醫學學士學位。除面向河北招生外,同時面向北京、天津、山東、山西、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內蒙古、新疆、甘肅、青海等三十多個省、市、自治區招生。自建校以來,中醫學院總共培養學生6566人,向各地醫院、藥企、事業單位輸送大量人才,中醫學院考研率年年創造佳績,2013年上線人數126人,2014年上線人數101人,2015年上線人數101人,2016年上線人數111人,2017年上線人數100人,2018年上線人數101人。
中醫學院非常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在黨總支的帶領和指導下,團總支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將中醫特色文化活動不斷引向深入、規范和有效。目前在校生中,有 54名學生成長為東方學院各級學生組織的干部和成員,其中院學生會10人,院團委2人,社團理事會3人,東方經緯融媒體中心32人,院廣播站7人;另外在校生中有三分之一的同學積極參加了學院合唱團、炫舞團、老年愛心服務中心以及24個學生社團組織。
中醫學院團總支是在黨總支的領導下,具體開展各項校園文化活動的主體單位,其作用是加強在校學生間的相互聯系,充分調動學生在學校活動中的積極性,促進師生間的交流。中醫學院團總支、學生會自2006年成立以來,共設有一團一室五部,分別為主席團、辦公室、文娛部、宣傳部、體育部、學習部、紀檢生活部,學生干部22人。自2006年成立以來,先后多次榮獲東方學院組織的各類活動獎項,于2016年5月授予“2015年度廊坊市五四紅旗團支部”榮譽稱號,2014-2017年,中醫學院團總支工作表現突出連續三年被院團委授予“優秀集體”榮譽稱號,2018年榮獲“活力基層團總支”榮譽稱號,2019年榮獲“優秀團總支”榮譽稱號。
在學校及院團委領導的指導下,中醫學院團總支立足于實際,扎扎實實工作,積極創新不斷探索,一方面以團員專題教育課堂的方式,提高廣大團員的思想道德素質,另一方面以開展增強團員意識教育活動為載體的方式寓教于事、寓教于賽、寓教于樂,舉辦了“中醫之星”比賽、“國醫節”、“中醫文化月”、“經典誦讀”、“中醫學院趣味運動會” ·等特色活動。歷經十二屆,以“乾坤中醫,龍騰萬里,同舟共濟,所向披靡”為口號,每舉辦一次活動,彰顯一次主題,挖掘一批人才,鍛煉一支隊伍,擴大一次影響,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為同學們展示自己、鍛煉自己提供平臺,達到提高自我能力的目的。團總支、學生會是學生和學校各部門之間聯系的橋梁和紐帶,是發展與繁榮校園文化的舞臺和基地,是培養大學生全面成才的重要載體。
中醫學院《國粹中醫》系刊編輯室成立于2008年,共設有一團一室一站兩部,分別為:主編團、辦公室、記者站、文編部和美編部,有學生干部22人。自創刊之初,就以弘揚中醫藥文化,豐富中醫專業第二課堂為己任,時至今日仍是堅定不移地貫徹和落實該目標,初心不移。成立至今,系刊全體采編人員團結協作,共出版系刊十六期期刊和兩期特刊,刊物內容豐富,制作用心,采編、印刷質量逐期提高,得到了師生普遍好評。系刊編輯室于2015年成立全院首個學生組織微信公眾號平臺“國粹中醫”,于2020年遷移公眾號至“國粹流川”,寓意國粹中醫如瀑布一樣川流不息。兩種宣傳方式充分發揮其優勢,積極推送以中醫養生為主的專業知識,發布學院動態,解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受到全院師生廣泛好評。
現階段,中醫學院有團員2110名,通過活動的開展,豐富了團員的文化生活,陶冶了他們的思想情操,滿足了團員的文化生活需求,提升了他們的精神境界,也鍛煉了他們的能力,從而增強了團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也有力地促進東方學院的文化建設,為創建“和諧校園和諧社會”盡一份力量。同時在日常工作中能不斷進行政治理論學習,在加強自身思想建設的同時,還能不斷與同事創造共同學習機會,完成好各項團務工作,制定共青團工作周計劃,并向青年團員們宣傳黨的主張,帶領團員青年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中共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中醫學院黨總支成立于2009年,目前共有在校生2112名,下設3個學生生黨支部,學生黨員總數55名,其中正式黨員44名,預備黨員11名;共有教職員工15名,下設1個教工黨支部,教工黨員總數15名,其中正式黨員15名,教職員工黨員中包含輔導員黨員9名,教師黨員6名。目前中醫學院學生寫入黨申請書達到半數以上,學生黨員與學生比例是3%左右,黨員隊伍整體素質有了新的提高。中醫學院黨總支對標先進,嚴格黨組織生活,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分別在2011年6月、2013年6月獲中共廊坊開發區“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2016年12月獲中共東方大學城委員會“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中醫學院黨總支十分重視黨員教育基地的常態化建設,堅持政治理論學習制度,把學習政治理論擺在首位,積極開展多方面多層次有益探索,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黨員教育,堅持“梯隊建設,逐級培養”的工作思路,形成了以多層次品牌基地為依托,以優秀師生黨員為引領的黨員教育工作新模式。新學期以來,中醫學院黨總支開展了以“爭做堪當大任的新時代中國青年”為主題的習主席新時代中國特設主義思想進校園宣講活動,以“共抗疫情、 愛國力行”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以及“戰役先鋒,黨員在行動”的黨員干部防疫宣傳活動,在指導廣大黨員干部在家做好疫情的防疫工作的同時,積極發揮黨組織的在各項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上來,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當前的重大政治任務,將學院黨委的安排部署落實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通過學習,廣大黨員統一了思想,更新了觀念,振奮了精神,大家都表示,要以積極的姿態,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期的大好時代中投身于中醫藥事業。
一個黨員一面旗,黨員有高覺悟,是共產黨員形象的根本性特征。在2020年全國抗擊疫情工作中,中醫學院黨總支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主動在線上、線下進行了支援防疫地區捐款統計工作,捐款總人數46人,合計捐款4050元。同時,中醫學院的黨員干部積極參加當地的志愿者工作,參與當地疫情防控工作,截止目前有近40人,收到了當地防疫部門的大力贊揚。
中醫學院黨總支堅持黨課周學習制度,學習做到有計劃、有目的、有準備。各黨支部采用學原文、討論、寫心得等多種形式,注重學習的實效性和形式的多樣性,進行了“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專題黨課宣講活動,對“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全文”,《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及《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公報》等學習文件進行了深入學習,共計參加教工黨支部1個,學生黨支部2個,以及入黨積極分子總計162人,包含38個基層團支部代表。學習會議上廣大黨員干部紛紛表示,祖國處于一個機遇挑戰期,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和青年,更應該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自信,堅持和擁護黨的領導。
中醫學院黨總支根據《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和新《中國共產黨章程》的規定,遵循“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大力加強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教育計劃,嚴格發展黨員計劃程序,著力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規模適當、作用突出的黨員隊伍,截止目前2019-2020學年共計新增黨員11人,入黨積極分子80人,為黨組織輸送了新鮮血液,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
在學校及院團委領導的指導下,中醫學院團總支立足于實際,扎扎實實工作,積極創新不斷探索,一方面以團員專題教育課堂的方式,提高廣大團員的思想道德素質,另一方面以開展增強團員意識教育活動為載體的方式寓教于事、寓教于賽、寓教于樂,舉辦了“中醫之星”比賽、“國醫節”、“中醫文化月”、“經典誦讀”、“中醫學院趣味運動會” ·等特色活動。歷經十二屆,以“乾坤中醫,龍騰萬里,同舟共濟,所向披靡”為口號,每舉辦一次活動,彰顯一次主題,挖掘一批人才,鍛煉一支隊伍,擴大一次影響,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為同學們展示自己、鍛煉自己提供平臺,達到提高自我能力的目的。團總支、學生會是學生和學校各部門之間聯系的橋梁和紐帶,是發展與繁榮校園文化的舞臺和基地,是培養大學生全面成才的重要載體。
中醫學院《國粹中醫》系刊編輯室成立于2008年,共設有一團一室一站兩部,分別為:主編團、辦公室、記者站、文編部和美編部,有學生干部22人。自創刊之初,就以弘揚中醫藥文化,豐富中醫專業第二課堂為己任,時至今日仍是堅定不移地貫徹和落實該目標,初心不移。成立至今,系刊全體采編人員團結協作,共出版系刊十六期期刊和兩期特刊,刊物內容豐富,制作用心,采編、印刷質量逐期提高,得到了師生普遍好評。系刊編輯室于2015年成立全院首個學生組織微信公眾號平臺“國粹中醫”,于2020年遷移公眾號至“國粹流川”,寓意國粹中醫如瀑布一樣川流不息。兩種宣傳方式充分發揮其優勢,積極推送以中醫養生為主的專業知識,發布學院動態,解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受到全院師生廣泛好評。
現階段,中醫學院有團員2110名,通過活動的開展,豐富了團員的文化生活,陶冶了他們的思想情操,滿足了團員的文化生活需求,提升了他們的精神境界,也鍛煉了他們的能力,從而增強了團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也有力地促進東方學院的文化建設,為創建“和諧校園和諧社會”盡一份力量。同時在日常工作中能不斷進行政治理論學習,在加強自身思想建設的同時,還能不斷與同事創造共同學習機會,完成好各項團務工作,制定共青團工作周計劃,并向青年團員們宣傳黨的主張,帶領團員青年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