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中藥學院(原中藥系)首建于2005年,十余年來堅持“鑄魂抓綱”的辦學指導思想,堅持“三個面向”的辦學定位,以培養高素質應用性人才為目標,立足于“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堅持“三風”(學風、教風、校風)建設與“三感”(歸宿感、成長感、成就感)教育,目前設有中藥學、中藥制藥學、中草藥栽培與鑒定三個專業,已成為我院辦學條件比較成熟的學院之一。除面向河北招生外,同時面向北京、天津、山西、內蒙、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三十多個省、市、自治區招生。
經過十余年的努力,中藥制藥專業師資隊伍穩定,培養方案目標明確,課程體系注重專業素質與綜合素養的結合,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結合,課程設置合理,教學大綱完整,適應了社會需求。2009屆首屆畢業生就業率98.5%,2010屆畢業生就業率為99.7%,2011屆畢業生就業率為100%,2012屆畢業生就業率為100%,2013屆畢業生就業率為97.9%,2014屆畢業生就業率100%,2015屆畢業生就業率為99.55%,2016屆畢業生就業率為97.34%,2017屆畢業生就業率為96.10%,一直名列全院首列。
中藥學院分別由來自北京中醫藥大學和首都醫科大學的專家教授擔任院長、副院長及學科帶頭人。
截止2017年,中藥學院共有九屆畢業生,其中報考研究生共468人,成功錄取217人,錄取人數占報考人數的46.4%。部分錄取院校名單如下: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首都醫科大學、河北醫科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中國藥科大學、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遼寧中醫藥大學、江西中醫學院、福建中醫學院、廣西中醫學院、承德醫學院、華北煤炭醫學院、陜西中醫學院、英國倫敦大學、英國利物浦大學、韓國高麗大學等。
2009屆首屆畢業生就業率98.5%,2010屆畢業生就業率為99.7%,2011屆畢業生就業率為100%,2012屆畢業生就業率為100%,2013屆畢業生就業率為97.9%,2014屆畢業生就業率為100%,2015屆畢業生就業率為99.55%,2016屆畢業生就業率為97.34%,連續位居全院前列。
我院部分畢業生先后被北京積水潭醫院、北京市第二醫院、北京302醫院、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天津北門醫院、沈陽三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石藥集團、北大藥業及世界制藥集團輝瑞、葛蘭素史克、雅培、拜耳、禮來等錄用。
從社會反饋的情況來看,各研究生院校和用人單位紛紛表示我系學生理論基本功扎實,動手能力較強,吃苦耐勞,有較強的與人溝通能力,能適應基層或用人單位工作,沒有吸煙酗酒等不良嗜好。對中藥學院畢業生總體評價較高,獲得了很好的社會認可度。
優秀班集體介紹
中藥學院2011級制藥4班被評為2013-2014年度河北省省級先進班集體。
中藥學院2015級中藥學2班被評為2016-2017年度河北省省級先進班集體。
優秀畢業生介紹
1.劉鑫欣:女、中藥系營銷班學生,以351分考取北京師范大學中藥學公費研究生,該專業在全國僅招收5人。現被北師大派往國外深造學習。
2.楊洋:女、中藥制藥2班學生,該生以總分402分,專業排名第一的好成績被陜西中醫學院中藥學專業錄取為公費研究生。
3.郭丹丹:2005級中藥系學生,應聘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她在高難度的筆試中以91分的好成績入圍面試。最終和兩名研究生一起被該院正式錄用。
4.劉世洲:2006級中藥系畢業生,在北京悅康醫藥公司實習僅僅三個月就被提拔為儲運中心主管,統領百名員工。
5.梁躍:2007級中藥系畢業生,在北京積水潭醫院實習期間表現優秀,獲得院領導的一致贊譽,畢業后經過考核被成功錄取。本次醫院在全國僅僅招聘兩人。
6.張小民:中藥系2011級畢業生。撰寫的《“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實踐路徑》一文被中共廊坊市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評為二等獎。
中藥學院十分重視和組織校園文化活動,學生骨干積極參與院學生會、團委、社團理事會、院刊編輯部、院廣播站等工作,90%的同學參與學院管樂團、合唱團、炫舞團、老年愛心服務中心,以及祁州藥社、書畫社、刮痧社、骨傷社、針灸推拿社等24個學生社團組織的活動。
(一)中藥學院黨總支
中藥學院黨總支由教工黨支部和學生黨支部組成,目前有正式黨員11人,預備黨員22人。主要工作內容:一是組織入黨積極分子和大學生黨員開展慈善和志愿服務活動,現有校內外注冊志愿者88人,開展募捐衣服,書籍捐贈500余冊;二是以創建文明宿舍為目標,開展“十平米教育法”創建“黨員宿舍”和“星級宿舍”,促進了大學生黨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
中藥學院黨總支十分重視黨員教育基地建設,積極開展多方面多層次有益探索,形成以多層次品牌基地為依托,以優秀師生黨員為引領的黨員教育工作新模式。堅持提、培、考、創“四字法”:“提”就是通過組織開展志愿服務和慈善募捐活動培養愛心,提升大學生黨員的思想認識;“培”就是把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和教師黨員納入其中進行培養鍛煉;“考”就是在活動中考察考核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創”就是在優秀教師黨員的指導下開展大學生黨員創新創業活動。近年來,中藥學院已累計培養、鍛煉、教育了279名大學生黨員和770名入黨積極分子。2009、2010年獲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委員會“先進基層黨組織”,2011年獲中共廊坊開發區工作委員會“先進基層黨組織”。
中藥學院黨總支成立11年來,傳承信念(弘揚雷鋒精神)、傳遞愛心(關注弱勢群體)、傳送服務(義務服務校園社區),學院所有的入黨積極分子都自愿參加“志愿者”,預備黨員都在“志愿者”的活動中經受鍛煉、接受考察考核。近年來,“志愿者”活動內容已由黨員培養拓展到環境保護、政策宣傳、科技實踐等。
(二)中藥學院團總支
中藥學院團總支2005年成立以來,負責學生會和杏林之約等組織活動。多次榮獲東方學院組織的各類活動獎項,曾獲共青團廊坊開發區委員會“2014年度先進基層團組織”榮譽稱號。
中藥學院學生會自2005年成立以來,共設有一團一室六部,分別為團總支、主席團、辦公室、文娛部、宣傳部、體育部、學習部、生活部和紀檢部。堅持不斷完善自我,力求創新,秉承 “舉辦一次活動,彰顯一次主題,挖掘一批人才,鍛煉一支隊伍,擴大一次影響”的理念,舉辦了“藥唱青春”、“歌手大賽”、“3v3籃球賽”等一系列活動,打造成中藥學院的品牌。各項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更是為同學們展示自己、鍛煉自己提供了平臺,以達到提高自我的目的。學生會成為廣大同學利益的忠實代表和維護者,成為學生和學校各部門間聯系的橋梁和紐帶,成為發展與繁榮校園文化的舞臺和基地,成為培養大學生全面成才的重要載體。
中藥學院《杏林之約》編輯部自2005年成立以來,共設執行主任、主編和辦公室、文編部、記者站、宣傳部、技術部等部門,以“傳承華夏藥學,共赴杏林之約”為宗旨,每月出一期刊,刊物分為新聞時訊、國粹中藥、拾字光陰、哲思密道、健康生活、編輯部的故事幾大板塊,涵蓋學院新聞、重大活動報道,中藥材介紹,優秀文章,生活知識等欄目吸引學生,成為廣大學生喜愛的讀物。除此之外,還舉辦了“璀璨十年,感恩有你”十周年慶典、畢業季留言、新生征文等活動。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為熱愛文學的同學們展示自己提供了平臺,以達到提升自我能力的目的。
中藥學專業建有校外實訓、實習基地41家。其中北大藥業、北京盛國堂、衡祥醫藥集團、北京市京新龍醫藥銷售有限公司等都是國內較有影響力的專業從事各類醫藥產品、保健品、醫療器械、中藥飲片的大型醫藥批發經營企業,滿足了歷屆學生的實習、實訓需要。
中藥學院擁有一支高水平、重職責、有愛心的教師團隊,為提升教學質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6名,講師12名,助教5名,碩士及以上學歷的教師占73.9%。教師年齡、職稱與血緣結構合理。
(一)專家隊伍
王玉蓉教授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副院長兼中藥學院院長,原北京中醫藥大學三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藥制劑分會名譽主任委員、北京市第四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等職。主要從事中藥藥劑專業教研工作,主講過的課程有中藥藥劑學、藥劑學、生物藥劑學和物理藥劑學。曾支持或參與國家十一五支撐計劃子課題、國家重大新藥創制、中醫藥行業科研專項和橫向課題十余項,獲國家新藥臨床研究許可證3項,校級科技成果獎2項,北京市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主編《現代物理藥劑學理論與實踐》著作和《物理藥劑學》教材;在國內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九十余篇。已培養博士碩士生三十余名,徒弟二名。
王地教授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實驗中心主任兼中藥學院副院長,原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教授,主要從事中藥學專業教育和科研工作,講授中藥藥劑學、藥事管理學等課程。曾任中藥藥劑教研室主任、中藥系副主任、中醫藥學實驗教學中心主任。曾榮獲首都醫科大學教學成果特別獎等。曾任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藥制藥分會常務委員、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中藥制藥專業委員會常委等職。曾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項、北京市中醫藥局科研基金項目1項;參加北京市教委等項目。參編《中藥藥劑學》、《物理藥劑學》等教材、專著多部。發表學術與教研論文二十余篇。
趙巖峰副教授 中藥學院副院長兼中藥教研室副主任,執業藥師。本科畢業于河北醫科大學,研究生畢業于天津中醫藥大學,主講中藥化學、中藥炮制學課程。參與編寫《天然藥物化學-全國應用型本科院校藥學類統編教材》、《九型體質養生法》等專著,副主編《國家執業藥師資格考試-中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國家執業藥師資格考試終極模擬試卷-中藥學專業知識(一)》等專著,均已出版,正式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
(二)教師風采
學院十分注重強化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尤其注重對青年教師的培養。一批青年教師經過崗前培訓,學生評教、同行評教、專家指導等形式,不斷提高了自身素質和教學質量,教師課堂和實驗教學的學生滿意度均在95%以上。
(一)中藥學專業
中藥學專業培養具有中藥鑒定、中藥分析、中藥藥理、中藥炮制和中藥藥劑等學科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中藥及相關領域從事中藥生產、檢驗、流通、研發、管理、教育等工作的專門人才。
核心課程:包括中醫學基礎、中藥學、方劑學、基礎化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中藥化學、藥用植物學、中藥鑒定學、藥理學、中藥藥理學、中藥炮制學、中藥藥劑學、中藥制劑分析、中成藥學、藥事管理學等。
(二)中藥制藥學專業
中藥制藥學專業培養具有中藥鑒定、中藥分析、中藥藥理、中藥炮制和中藥藥劑等學科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中藥及相關領域從事中藥生產、檢驗、流通、研發、管理、教育等方面工作,尤其能在中藥制藥企業等相關部門進行生產、研發的專門人才。
核心課程:包括中醫學基礎、中藥學、基礎化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中藥化學、中藥鑒定學、藥理學、中藥藥理學、中藥炮制學、中藥藥劑學、中藥制藥工程原理、中藥制藥設備、中藥制劑分析、中成藥學、藥事管理學等。
(三)中草藥栽培與鑒定專業
中草藥栽培與鑒定專業培養具有中藥栽培與鑒定、中藥分析、中藥炮制和中藥藥劑等學科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能在中藥及相關領域從事中藥生產、鑒別、檢驗、流通、研發、管理、教育等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
核心課程:包括中醫學基礎、中藥學、基礎化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等)、生物化學、中藥化學、藥用植物學、中藥鑒定學、植物生態生理學、植物組織培養學、藥用植物栽培學、中藥炮制學、中藥藥劑學、中藥養護學、藥事管理學等。